网站首页 > 军事报道> 文章内容

我国电视军事报道国际生态探析(2)

※发布时间:2019-5-29 5:13:0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从内容看,大量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一直标榜其报道的客观、真实,但透过客观、真实的表面,我们不难发现报道的背后隐含着的意识形态渗透。以为例,冷战结束后美国给提出6大任务:(1)对抗和极权国家;(2)美国式新闻;(3)输出美国的价值观;(4)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5)向全球解释美国的政策;(6)为美国的文化、贸易、旅游服务。事实已经证明在重大国际事件和外交事务中美国主流都是扮演代言人的角色[2]。“”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策略有:一是以报道事实为名,把主观倾向隐藏于新闻事实之中。二是报道数量上追求平衡的,了有所侧重和指向的真实意图。三是通过提供包含价值观念的信息服务,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从手段看,以“妖”中国为基本手法。运用娴熟的新闻报道技巧,妖中国方式多种多样,他们为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贬损中国的国际声誉,不惜损害媒介公信力,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事实,甚至,主要有紧急迫降脱丝袜:其一,偷梁换柱,、事实达到瞒天过海的目的。例如,在报道“3·14”事件中,《晨报》网站18日将一张解救被袭汉族人的照片说成是在藏人;美国福克斯网站刊登图片称,中人将藏人者拉上卡车,可图片中明明是印度。其二,先入为主,通过对人物或事件“定格”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思维定势。善于运用关键词或标志性的符号在受众头脑中建立某种形象,使人们形成希望形成的思维定势。比如,讲到中国的“者”必加“著名的”或“诺贝尔和平候选人”;谈到,一定是“”;提到1989年“”,很多人想到的是“独”的场面。其三,,进行地和。在报道我国处置“3·14”事件中,《泰晤士报》等诸如“军事”、“武力管制”、“藏人被杀数百人”等文字随处可见,全然不顾事件的骚乱本质和事实。

  信息的全球化一方面给我国电视军事报道国际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客观上加快了我国电视军事报道国际的发展。比如引进优秀节目和先进,借鉴新的手法和技巧,有利于使我国电视军事报道国际与共享该领域的。从开始阶段不适应有种“狼来了”的恐慌心理到后来逐渐适应形成“与狼共舞”的包容心理,反映了我国电视军事报道国际在全球化这一大的背景下对自身所作的正确调适。

  首先,我国的对外政策和一系列法规文件,确保了我国电视军事报道国际不偏离方向。不可否认,国际与对外宣传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较大区别,但其指导思想、目的和基本原则有一种共融性。

  文件[2008]《关于加强和改进军事对外宣传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军事对外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国家和军队的工作大局,认真执行中央对外工作方针,着眼让世界全面了解中队、客观理解我国防政策和建军,以塑造我军良好形象为主要任务,以运用武器为重要手段,以增强我军软实力为根本目的,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外宣传和斗争,努力营造有利于我国的国际。同时,指出了军事对外宣传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服从大局、正面引导。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外交、军事斗争的大局,站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积极宣传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成就新风貌,客观介绍军队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积极回应各方关切,树立我军良好形象。

  其次,扭转我军在国际上的负面形象,提高我军的军事威慑力,对我国电视军事报道国际提出了现实目标。一方面,我队在国际上的负面形象亟待扭转。2006年年初,组织了一次“中队海外形象调查”,调查显示中队的海外形象以负面为主。这些负面形象主要有“军事”、“缺乏透明”、“装备落后”、“形式主义”等等。调查结果表明:在国际社会,我军关于塑造和军队形象的广度和深度是远远不够的,以至于了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军事报道国际成为提高我军军事威慑的“武器”。电视作为最有影响力的现代传媒,成为了现代战争中、意志摧毁、心里的无形战场。从伊拉克战争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电视已经融进战争,影响战争,对战争策略、战争方式、战争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电视的介入扩大了战争的覆盖面,提高了战争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为了在现代战争中占据主动,电视军事节目只有及早动手,加快发展,储备影响力,提高业务技能,才能在“”的无形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⒊中国的强势崛起和一批高素质媒介从业人员的加入,为我事报道国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重大事件的精彩表现彰显央视作为国家的“旗舰”地位。在“神六”报道中,中文国际频道、新闻频道等多个频道进行了长达数十个小时的全程直播,向观众介绍这一中国航空航天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在这次重大事件中,14个驻外记者站点协同配合,形成了深度和全面反馈相结合的全球直播报道方案。在美国、印度、俄罗斯、法国及中国,总部统一调度驻外记者设立分演播室,邀请驻在国或地区的宇航专家、宇航员及相关嘉宾共同评述“神六”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与台内主演播室实时对接。驻、布鲁塞尔、东京、以及澳门地区、中国台北等站的记者,则通过紧密和各地区反应,第一时间介绍了事件在全球产生的影响。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多点接力视频直播,也是驻外记者联动报道规模效应的一次集中体现,节目获得了极佳的效果,受到了海外观众的一致好评。在2006年中非论坛峰会、2007年回归十周年、“嫦娥奔月”探月工程等报道中,继续有上佳表现。

  其次,一批高素质媒介从业人员的加入。媒介从业人员包括记者、主持人(含嘉宾主持人)、节目制片人、策划、编导等,一批高素质的媒介从业人员加入我国电视军事报道国际极大提升了节目的品位和的效果。原任中央人民播音员的岳斌,现为“军事报道”主持人;“军事天地”栏目主持人唐剑,只要有机会,他就和基层官兵一起训练、野营,更真实地拍摄和反映部队生活;“防务新观察”嘉宾主持张召忠,兼具了嘉宾和主持人两种角色;曾担任央视驻欧记者站首席记者顾玉龙现任新闻频道国际新闻制片人。因出色报道1999年科索沃战争获当年中国新闻一等,荣获和人事部颁发的“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他们除了具有一般电视节目人的品质之外,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对军营的热爱,对军营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自身为现役军人或有过军营生活的体验;二是熟悉军事语境和军队话语体系,能够熟练运用军语,并能够在不同题材的军事节目中灵活跳转,驾驭自如;三是能以多元化的视角对军事活动从理想、价值取向、职业等方面进行思辨,并能从睿智和悲悯中折射出一种人文关怀。

  [1]赵化勇:《发展史》,(1958—1997),中国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435页

  (作者赵志刚系南京学院军事新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鹏飞、王菲菲系南京学院军事新闻系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于博贝棋牌850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