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今日要闻> 文章内容

大国外交》第三集:中流击水

※发布时间:2017-9-13 17:58:2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应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邀请,习访问联合国总部。在万国宫发表主旨时,习用一段充满特色的比喻,向世界诠释携手探索人类共同命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第一次得到一把军刀时,我就很人们能赋予它那么多的功能。我想,如果我们能为我们这个世界打造一把精巧的军刀就好了,人类遇到什么问题,就用其中的一个工具去解决它。我相信只要国际社会不懈努力,这样一把军刀是可以打造出来的。

  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高度重视全球治理,总两次主持中央局就此进行集体的学习,而且逐步形成了中国对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基本思,使更多的中国发展为国际共识,更多的中国方案汇聚成国际行动。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力量对比和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习创新全球治理和实践,提出了全球治理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全球化观等一系列 新新主张,推动建立更加合理、普惠均衡的全球治理体系,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普遍赞誉,将中国国际地位、国际话语权、国际影响力提升到前所未有 的高度。

  如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前行,如何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凝聚更多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给世界带来了希望。

  中国古人说:“善学者尽其理,者究其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

  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包容的世界;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2017年4月8日,正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玉林舰接到一艘外籍货船遭海盗劫持的紧急通报,一场特殊的海上营救随即启动。

  为世界和平护航,这是一份永不缺席的与担当。这份中国担当,同样在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中国“蓝盔将士”的故事中得到彰显。

  5年前,中国维和女和志虹在海地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时不幸殉职,留下年仅4岁的幼子和年逾花甲的父母。她曾经写道:“,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

  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维和事业,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最大维和出兵国。我们也是联合国维和摊款第二大出资国,目前有2500多名维和人员在十个任务区执行任务。中国的努力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

  铸剑为犁,缔造和平。2015年9月28日,在寄托着人类永不再战理想的巨大联合国徽章的映衬下,习登上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的讲坛,承诺。

  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决定为此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

  言必信,行必果。就在习向世界发出承诺仅一年之后,中国组建起联合国第一支常备维和警队。

  根据联合国的规划,我们常备维和警队担负的维和任务区都是武装冲突非常激烈、任务非常艰巨、保障也非常艰苦的地区。

  我们看好这支部队,在面临任何危机情况时,在执行任何由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新任务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5年4月,洛桑的博尔河酒店,伊朗核问题谈判在这里步入最关键却也是最的时刻。

  这场旷日持久的国际争端能否获得解决,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中东地区热点频发,矛盾交织,伊朗核问题更如同一根火药桶上的引线。为此,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共同商讨解决伊朗核问题,形成六国磋商机制。

  伊核问题高度复杂,特别是美伊之间没有互信,他们的立场差距非常悬殊,一些关键的核心点上,正是基于中国的方案,最终才得以解决。

  谈判桌外,元首外交在危局中发挥关键作用。2014年7月,正在巴西福塔莱萨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的习,接到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打来的电话。

  当时再过6天时间,也就是伊核全面协议的谈判期限,继续谈还是不谈,是不是延期,美国非常地纠结。

  习在这个时候,就明确跟奥巴马讲,说希望各方首先全力争取在谈判期限前达成协议,万一达不成,中方也支持各方延期继续谈。

  在伊核全面协议经历31轮谈判、两次延期之后,2015年7月14日,伊朗核问题六国及欧盟与伊朗终于在维也纳达成历史性全面协议。这场持续十余年之久的国际争端获得解决,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通过外交谈判途径和平解决树立了典范。

  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联合国斡旋主渠道作用,是全球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支柱。

  全球安全稳定,共同应对安全和挑战,需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聚合力。诞生于黄浦江畔的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宣布成立后,中国一 、引领发展。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上合组织各国探索出新的集体安全合作模式,为亚欧地区的安 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面对牵一发而动的全球性课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单独应对。2014年3月,全球53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为全球核安全聚首荷兰海牙。

  核能被喻为普罗米修斯带到的火种。然而,不能忽视的是,核能兼具着与两种迥然不同的面貌。重大核事故的发生为敲响了警钟,而核是最令世界担忧的形式之一。

  他当时在这个会上,要建立一个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治理体系,同时提出了、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

  2016年4月1日,在美国召开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习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再次宣布一系列中国主张和举措。

  习在峰会上提出来“四个强化”,强化投入,强化国家责任,强化国际合作,强化核安全文化。

  作为此次峰会的重要,《2016年核安全峰会公报》写入了习提出的、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这是中国核安全第一次上升为国际共识。

  用切实的努力赢得世界认同,中国在行动。2014年,持续蔓延的埃博拉疫情,如巨大的阴霾西非,死亡的气息四处弥漫。

  危难时刻显真情。我们习第一时间在国际上率先作出呼应。中国采取了历史重大的举措,从来没有过的,紧急驰援。

  中国是第一批到西非这3个国家提供援助的,中国的医疗队是唯一全球派出去的医疗队之中“零感染”的医疗队。

  在这场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对外医疗援助中,中国共提供总价值1.2亿美元的物资和资金援助,派遣1200多名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专家赴疫区工作。在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埃博拉的挑战中,中国用自己的行动将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传向世界。

  【字幕】2015年9月3日 中国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

  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正道。

  一切为了和平,这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2015年9月,界反战争胜利70周年与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联合国这座人类大家庭的共同里,中国向世界传达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愿望与。

  我们要继承和联合国宪章的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他(习)明确表示,中国将继续发挥领导作用,坚守对和平、安全与世界的承诺。他明确表示,世界上所有人都应该和谐共处。

  习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坛,世界为之瞩目。此时正值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到期、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启动,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勾勒出未来15年人类共同发展的愿景,中国以主动担当和切实行动诠释“发展”这一人类社会的主题。

  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唯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根本。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的向往。

  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原则,同一道为实现2015年后发展议程作出努力。

  习在发展峰会的结束后,二三十位元首和与会代表在走廊外等待与他握手。立己达人、兼善天下,习的在联合国讲坛上引发强烈共鸣。

  他每讲一条后面都有掌声,当时很多国家的代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代表听了以后觉得挺解渴。习还阐述了中国的发展观。

  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将自身发展的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分享,欢迎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

  2017年1月,群山环绕的小镇达沃斯已被皑皑白雪覆盖,79岁的世界经济论坛施瓦布冒着严寒来到车站。他即将迎接的,是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最引人瞩目的贵宾——习。

  我和其他三千名参会者一样,现在非常盼望能在达沃斯见到他。我期待他的主题中,他会向世界展现中国对世界的责任和担当,特别是现界上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充满了未知。

  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的风向标”。在人们普遍对世界经济发展前景感到迷茫,反经济全球化、主义明显上升的背景下,小镇达沃斯牵动着世界的目光。

  界面临一个尖锐的问题的前面,谁能提出这样的答案?习在达沃斯地回答了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们中国的经济全球化的这些主张。

  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搞主义如同把自己关入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了阳光和空气。

  习亮出中国主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正确方向,影响力旋即传向整个世界。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特别地感到骄傲,在整个世界经济低迷,并且整个世界格局那时候都不清晰的情况下,此时此刻站界的高度,讲起了中国对世界的担当,对国家的这种责任,我觉得还常了不起。

  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人类就是在同困难斗争中前进的,再大的困难,都不可能人类前行的步伐。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

  我必须说,我对达沃斯论坛上习的感到无比惊喜。这是在一天中发生的一场,那一刻,每个人都爱上了这位。

  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文章这样评述2017年初达沃斯小镇迎来的中国时刻:“如果现在大家要想想,自己应该走哪条,未来在哪里,那么就请看一。”

  中国已经与这个世界交融合一,所以无论是对于世界还是对中国来说,中国投身全球治理都常重要的。

  随着中国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积极有为的姿态投身于世界事务,“全球治理”如今已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高频用词。

  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70%,迫切希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完善、更符合世界生产力发展要求、更有利于世界共同发展。

  到现在为止,这个世界体系实际上还是不公平的,你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份额已经占了那么高的比例了,但是界整个体系里面的发言权就很低。在这样的条件下,习总作了重大的外交的调整。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必须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作为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过去10年,被称为金砖五国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和巴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5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历经10年风雨,中国始终引领着金砖合作的发展方向,打造、参与、完善全球治理的体制和机制。

  世界舞台上,聚光灯已经点亮。2014年,中国时隔13年再次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人在口亚太梦想的绽放。

  这个会议可以说为亚太地区经济、贸易与投资的一体化,确定了一个方向,制定了具体的线图,它的意义非常深远。

  中国的方案推动会议取得了丰硕的,一是确立了共建亚太伙伴关系,二是作出了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的重大决定,三是绘制了亚太互联互通的长远的蓝图。

  关于建立亚太自贸区,很多年前就是亚太经合组织的一个梦想,是2004年的一个提议,不过随后没有推动,直到习再次提议。

  我们决定启动亚太贸易区进程,批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贸易区线图》,这是我们朝着实现亚太贸易区方向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以APEC为新航程的起点,亚太区域经济型发展之不断延伸。2016年11月,在利马APEC会议上,习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再次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信心。

  大家都知道,拉美是地瓜等薯类作物的原产地,我特别爱吃这里的地瓜土豆。我曾给中国的一些企业家举过地瓜的例子。我说,你看那个地瓜,它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但它的块茎始终长在根基,同样道理,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将扎根亚太、建设亚太、亚太。

  2016年9月,中国主场外交迎界瞩目的历史时刻,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

  中国对外,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共享的百花园。

  中国希望同各方一道,推动杭州峰会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

  占全球经济总量80%的二十国集团、8个嘉宾国领导人、7个国际组织负责人,50余场活动,形成28份具体文件。

  在中国的G20峰会,第一次通过了一个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的协商的机制;第一次通过了一个G20贸易增长战略;第一次通过了一个G20投资规则指导原则,也是第一次把发展问题,作为一个全球经济治理的一个协调的内容。

  杭州峰会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成为G20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会议议程之外,美轮美奂的杭州之夜,领导人乘船泛舟西湖之上,更描绘出一幅同舟共济的动人图景。

  我们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齐聚钱塘江畔,要做世界经济的弄潮儿,以我们的智慧引领世界发展潮流,为全球经济治理书写新的篇章。

  “创新、活力、联动、包容”,在这里,中国新发展的国际影响得以扩大,中国的世界意义得以提升。杭州,成为世界经济航船崭新航程的起点。

  从“千桥之城”杭州驶向“世界桥城”汉堡,2017年7月,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延续杭州峰会共识,就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全球经济治理发出积极信号。习再次为全球发展把脉开方,带给人们信心与力量。只有同舟共济、合作共赢,人类和平发展的航船才能行稳致远。

  世界人民对未来的期许相融共通,为民族复兴尽责、为人类进步担当,始终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出发点。

  气候变化是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内容,面对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努力共同应对。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为此,全球150个国家的元首和首脑,以及195个国家及欧盟缔约方代表史无前例地汇聚到一起,他们将共同为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协议《巴黎协定》展开努力。

  此时的巴黎,还没有从两个星期前刚刚遭到连环的阴影中走出。然而,人类为共同命运展开行动的勇气却不能退却。

  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是一面镜子,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宝贵。

  习在会上提出了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设一个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既讲了中国的方案,也提出我们不光是为了中华民族,而且也要世界人民,稳居制高点。

  全球舞台上,中国的引领与担当,离不开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雾霾、水安全、土壤污染已成为关乎民生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挑战、切实行动。

  2015年,中国公布了国家自主贡献的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同时还积极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引导力。

  中国提出的建设性方案影响着巴黎气候大会的谈判。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分歧逐渐减少。2015年12月12日中午,《巴黎协定》的最终文本终于要向全世界宣布。

  主要的困难是让195个国家同时接受这个宏大的协议,需要每个国家的同意。如果最后有一个国家提出反对,即使是个小国,这个协议就无法生效。

  《巴黎协定》的达成是全球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我们不能让这一付诸东流。中国将继续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心系天下的中国,连通起人类的梦想,拨动着世界的心弦。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熠熠生辉,是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2017年1月18日,习在联合国总部,再次面向全世界阐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

  1954年新中国成立不久,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前来出席会议。这是国第一代领导人首次在全球多边外交舞台上亮相。

  60多年之后,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把握时代脉搏,面向人类未来。中国,正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进程,通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破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方向和径。世界舞台上,中国故事、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焕发出巨大的吸引力、力和生命力。

  推荐: